今日龙胜电子报

2020年7月17星期五

今日龙胜龙脊副刊 绿色葱郁看广福 龙胜:念好“四字诀”推进旅游扶贫见实效 做“六品”少年 —读《奋进新时代争做追梦人》有感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龙胜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葱郁看广福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眼下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到处充满勃勃生机。这个世界梯田原乡也迎来了全国战胜疫情全面复工后的旅游潮。人们上龙脊梯田看人间美景,进龙脊温泉泡汤,到民族村寨体验乡村游……而就在距离县城 88 公里的三门大罗村,也是一派绿色葱郁的世 界。那是一个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说起大罗,人们都会对那里的绿水青 山、民风民俗赞不绝口。的确,那是一个去了还想去的地方。寨子依山而建,多是传统的木楼。放眼望去,整个大罗就好比安放在大地上的巨型金盆子。村庄错落有致,散落在山边。别有韵味。列入了中国 传统村落名录。一条清流从黄沙奔腾下 来,流过村前,河水清得可以看见鱼在滩 中翻飞。人们常用把鱼扒开才能放得下网 来比喻河里的鱼多。河水清得见底,掬一把河水,便可以直喝。河岸巨石林立,大的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小的遍布河岸。这石头也形态各异。有的似巨龟望月,有的 似青龙过江,有的似人在钓鱼……一石一 景致,一石一传说。这在其他地方鲜见, 也是大罗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而更让人 心神向往的却是高耸入云的广福顶山。

但凡提起广福顶,十里八乡妇孺皆 知。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因地处大罗境内,是临桂、永福、三江、融安、龙胜 五县(区)交汇点,最高海拔 1853 米,也是五县(区)的最高峰。登上顶端,五县临近村庄尽收眼底。便会由生会当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的感慨。地名的由来,与传说密切相关。那些流传千年的传说,与巍巍的广福顶山同生相伴、相传。当地人敬奉广福王,每年都要举办广福王文化节。据说, 广福王为了把大罗这个地方建成一个大的城市,每天起早贪黑,背着晌午,用手中 的“神鞭”赶石造城。后被路人道破天 机,于是数以万计的石头赶不走了,便永远地停留在大罗村境内。后人把他钓过鱼的地方叫“广福王钓鱼”,把他登过的山叫“广福顶山”。仰望广福顶山,山峰高 耸入云。不是晴天的时候,山上多是云雾 缭绕,当地群众也把它称为气象山。人们出门农活时,只要眺望广福顶,便知当天的天气如何,也决定可否出门。常言说, 出门看天气,进屋看脸色,阴晴雷雨,一看便知。更重要的是,当地人与广福顶山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神话。人依赖 山而活,山依赖人而生。

广福顶是一个天然的宝藏,这一点通过群众的生产生活得以印证。在春天里, 春笋发芽,方圆数公里的摆竹林海,成了村里瑶族同胞向往的地方。人们背着竹篓,沿着林荫小道,钻进林海,带回的却是满背篓的收获。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 代,摆竹笋养活了那一年代的人。我就出生在那个时代,对此记忆犹新。长大后, 我也有幸成为摘摆竹笋的一员。如今依然记得第一次进山摘摆竹笋时的情景。我和村里的几个后生趁着天气晴好,步行两三个小时来到了广福顶的标志地———广福顶 庵堂。这里距顶峰约100 米,始建于清朝末期的 1891年。寺庙早已经不存在了,但堆砌的石墙还在。置身空地,就似身处灯盏碗之中。仿佛又回到那香火鼎盛的年代。旁边有一两座土堆,人们说那是主持寺庙的和尚千年后安身的地方。附近不远便是目标,也有讲是防空哨,是当地人驻守防控的见证。寺庙斜坡下的小高峰,是县人民政府1951年修建的防空哨。也就是这座防空哨,于1960年为龙胜的国防安全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哨守民兵赵宽1960年首次被评为全国民兵模范,并出席了196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模范民兵代表大 会。

带着几份崇敬之情,我离开了这个有故事的地方。我们在附近的摆竹山里采摘 笋子。最要命的是山里的蚂蟥多于牛毛。 一边摘笋子,一边要防蚂蟥咬。一旦被咬住,奇痒异常,流血不止。难怪,到深山里要笋子的多是青壮男子。也有那些胆大的妇女去过那地方。一半是为生计,一半也是心之所往。直至今日,我再也没有到 广福顶庵堂了。

如果说,春天的广福顶山是花的海洋,而夏天的广福顶,山川披绿,峰峦叠 翠。大有“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 多寒”的景致,尤其是那里的野生杨梅红得让人流口水。秋天的广福顶,野果四处飘香,风光美不胜收。冬天的广福顶,银 装素裹,分外娇娆。当地群众像爱护生命 一样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这是一幅美丽 的生态画卷。这片绿水青山是美丽的家园,也是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于当地群众心中。守护好广福顶山,就守住了大罗村瑶胞的希望;守护好大罗的绿 水,就为珠江水系的源头,提供丰盈的水 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当地瑶胞靠山吃山,爱山护山,早已胜摘掉 了贫困帽。村里群众从木楼搬进了砖房。 村里不仅修通了水泥路,高速铁路也穿村 而过……。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 蔷薇。青虫也学周庄梦,化作南园蛱蝶 飞。初夏时节,放眼祖国大地,乡村振兴 的美丽画卷已经徐徐展开。走过千年历史 的广福山必将见证一个划时代历史的到来。 (赵丽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共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龙胜各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ICP证:桂ICP备20005962号-1  广西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号:桂1901012  制作单位:广西国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