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恰逢侗族群众的侗年节。平等镇举行2021年首届“红色侗乡‘月耶’平等”暨红军长征过龙胜纪念活动。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开展弹唱琵琶歌、表演芦笙踩堂、唱侗族大歌、跳团圆舞等民俗活动,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县委书记雷陈、自治县县长黄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粟海英、县政协主席杨桂姬等县四家班子领导参加活动。
县委书记雷陈在活动上致辞,他指出,近年来,平等镇坚持“红色立镇、文化兴镇、产业旺镇”的发展思路,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旅振兴、民族团结等工作,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雷陈强调,当前正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时刻,龙胜要在红色文化保护和利用上打造新的亮点。要充分发挥好这些红色资源,使之成为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推动旅游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红色旅游提档升级、全面开花。平等镇要积极融入到全县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生态排头兵之中,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本蓝图绘到底”,积极探索、深挖内涵,为全县生态建设和“两山”转化提供“平等方案”和“平等范例”。
当天上午,四方宾客欢聚一堂,一起“月耶”,纪念红军长征过龙胜,庆祝平等红色鼓楼落成,共同欢度侗年。当地侗族同胞自编自演的《芦笙踩堂》《我为红军打草鞋》《匏颈龙舞》《民族文化我传承》《琵琶声声感党恩》《多耶》等传统侗族节目,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共同展现了侗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近年来,平等镇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的理念,大力推进文旅振兴,积极对接国内外院校开展研学活动,有效打开了少数民族文化牵手国际学术研究的窗口,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匏颈龙、岩平调、闹春牛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龙草狮制作技艺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等鼓楼群、蒙洞风雨桥、孟滩风雨桥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一步,平等镇将建好、用好广南侗寨古建筑民俗文化国际保护中心,大力复兴和传承侗族歌舞文化、聚落文化和非遗文化,进一步擦亮“侗年”“鼓楼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品牌,全力打造全县精品侗族民族文化圈。 (粟思洁 潘志祥 何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