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龙胜电子报

2022年3月18星期五

今日龙胜龙脊副刊 龙胜“四抓”知联会独特优势发挥,不断提升向心力 瓢里:“三严三实三先”打好征兵组合拳 在遥远山村书荒的日子里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龙胜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遥远山村书荒的日子里

□赵丽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龙胜各族自治县五里山乡,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人们忙着到地里挖地种油茶、罗汉果,期盼今年有好的收成。而此时,我特别留恋早些年在遥远山村书荒的日子里。看一本书,便如同这春雨滋润着大地。于是,我便时常想起。

我的家乡是三门镇一个叫做大罗的地方。位于广福顶名山山脚下的三门镇大罗村,是我日思夜想的家乡。那里山清水秀,巨石成堆。房子依山而建,极富特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美丽的山村,曾经是一个靠吃救济粮的落后村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盘瑶同胞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吃肉凭肉票,吃饭凭粮票,穿衣凭布票……一切都凭票购买。而这一切让我最难忘、记忆最深的却是与书荒有关的那些往事。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历的是缺衣少食的岁月。十六年那年,我顶替父亲到村里那个叫做黑石岭小学的地方,当一名民办老师。从家里到学校要走近水4里的爬坡山路。有时也住校。晚上,有时也没有电灯。想看书的时候,只能点着煤油灯。通常,也没有什么书可看。那时节,想看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到六十里以外的三门乡新华书店去买。如是,每逢寒署假,到了三门,我总是倾其所有的钱去狂购。尽管当时工资只有26块,但想起山里文化生活的单调,只能尽里多买点。一方面自己看,另一方面也拿来作为学校的小小图书室,让学生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就这样,我在这所学校当了四年的民办老师。

也正是对知识的渴求,让我每天除上课外,自我补习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参加全县民办老师传转正考试中,我以前三名的成绩,被广西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录取。成为一名带薪学习的学员。那期间,我跑得最多的就是学校的阅览室。我就象是一个缺奶的孩子一样,如饥似渴的在知识的大海里畅流。有时,也去书店购点喜欢的书籍。路过报亭也会花钱买点报刊、杂志什么的。也许是看书多了,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写的作文得到语文老师黄焕勋的表扬。黄老师当时已经是广西月有名的作家,很多作品见报上杂志。这对我是一种学习的榜样。

毕业后,我又分回大罗小学。原来乡里的辅导组承诺要把我分在三门小学。后来却不知为何又把我发到家乡的完小。那时,有点想不通。但已经下了文,只好服从分配。别的也无所谓,反正近家,生活容易些。同时,也可以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力的事。不太方便的是,当时山村里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想看书,那也是不容易。哪怕是小人书,也是到别人家只借阅。没有电视看。好在村里那时有了家庭电影院。不上夜课的时候,花几块钱,买张电影票,看场电影。一来增长知识,二来打发无聊的时光。

那时节,有邮政投寄员到学校征订报刊。我一口气订了许多。有报纸、也有杂志。我特别喜欢《大众电影》、《大众电视》、《小说月报》、《语文报》等,我从这些书报里面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有些小说比如《人生》、《高山下的花环》等,我看了很多遍。《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些名著也是在那时看的。也是从那时起,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写作水平日益提升,从一个普通的老师成长为宣传战线上的职业写手;工作能力的提升,也使我走上了从政的道路。一路走来,深有感触。如果没有先前的学习,那么就不会有成果丰硕的今天。因此,应当感恩于在那书荒的日子里,那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节。

人们常说,花开在春天,读书在少年。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自己的春天。也是在春天,播种的是希望,收获的也是希望。现如今,现代信息十分的发达,人们从手机上、电脑里,都可以阅读到你想看到的电子图书。但是,那段在遥远山村书荒日子里的历史,成为记忆里的一抹亮色,照亮着我前行的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共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龙胜各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ICP证:桂ICP备20005962号-1  广西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号:桂1901012  制作单位:广西国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