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反面开始绣,跟着布的纹路先定好方格,在中心处下针,从里往外绣。细布绣出的花样小巧,粗布绣出的花样大气。”3月3日,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泥塘村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瑶刺绣培训班,一群身着盘瑶服饰的阿嫂们在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瑶服饰传承人邓明珍的指导下,绣出一个个精美的图案。
盘瑶妇女的服饰,从上到下,配合得十分得体,完美和谐,丽而不华,娇而不浮,多有寓意,表现了瑶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少女头巾以浅色和红色为主,象征妙龄如花,青春红似火,又是未婚的标志。中年妇女多用蓝色,寓意洁朗如天,纯情似水。老年妇女则用青色,表示庄重稳健,青松不老。
盘瑶服饰图案精美,色彩鲜艳,但可不是个“花架子”。“别以为我们盘瑶服饰只是简单的绣个花,这里面可有大讲究。”邓明珍摆弄着衣服上的搭肩介绍道。搭肩用若干层布料叠成,呈梢圆形状,搭在肩上既具装饰美,又有实用价值。挑重担、背背篓时,能减轻对肩膀的重压和摩擦,避免衣饰磨损,可谓别具匠心。
“从小就是看着长辈刺绣长大的,时间久了自己也能绣出花样。”邓明珍说,最早接触到盘瑶刺绣是在她母亲那,只要闲下来,都会看到母亲拿着针线在刺绣。在母亲手把手的教学下,邓明珍逐渐爱上了盘瑶刺绣,2009年,她获得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瑶服饰传承人”的称号。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且爱上盘瑶刺绣,我会定期开展刺绣培训班,在农闲时也会到各个村、各个组入户,教大家如何刺绣。邓明珍自豪的同时也时刻牢记着称号背后的责任。
在邓明珍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盘瑶刺绣,邓明珍也找到了她的“接班人”。“作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瑶服饰传承人,现在我还处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想多跟我的前辈取取经,把这些盘瑶服饰的各种花样、各种刺绣的方法都传递给下一代,让更多年轻人学习我们的盘瑶刺绣,走进千家万户,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对于怎么传承好盘瑶刺绣文化,当好盘瑶刺绣接班人,赵秀珍信心满满。(秦榛 蒙燕明)
上图为江底乡盘瑶妇女在学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