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龙胜电子报

2023年11月15星期三

今日龙胜 综合新闻 龙胜举办2023年两新组织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 龙胜红瑶:倡导节俭新风 推进移风易俗 马堤乡: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新闻 劳模工匠宣讲进校园 九层糕:寓意长久的“吉祥”糕点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龙胜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层糕:寓意长久的“吉祥”糕点

中国人对美好的追求,在食物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如苹果寓意平平安安,柿子寓意“柿柿如意”等。乡村淳朴的百姓,更喜欢在各种小吃中寄寓美好的祝福。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的九层糕,就是一种寓意长长久久、步步高升的乡村“吉祥”糕点。

在瓢里镇,做九层糕的行家里手,非该镇瓢里村的苏素梅莫属。今年63岁的苏素梅阿姨,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跟着家婆做九层糕。而她的夫家在当地卖九层糕,已有数代人的历史。

苏阿姨的家,就在瓢里村的老街上。青石板路、木质结构的骑楼,坐在屋檐下摇着蒲扇的老人,让人感觉时间安静了下来,初秋时节的热气也消散了不少。这样的环境之中,为家人、邻里制作九层糕,心情很是美丽。

从家里拿了一个小竹筐,苏阿姨迈着轻盈的步伐,沿着小巷拐了两个弯,就到了美丽的浔江边。沿江的一块菜地里,韭菜长得正好。

“做九层糕,韭菜少不了。因为九层糕,可以说是‘韭层糕’,必须用韭菜做。”苏阿姨一边说着,一边挑选鲜嫩的韭菜采摘。不一会,一捆韭菜就把小竹筐装点得翠绿喜人。

回到家中,洗净韭菜后,苏阿姨又为准备其他食材忙起来。早在头一天晚上,她就浸泡了几斤大米。清晨,她把大米洗净磨成了米浆,并在米浆中放入适量的姜蓉、蒜蓉和盐,以此为后续加入的鲜肉去腥,并调味。

一个九层糕,要两斤大米,需配一斤梅头肉。早上去肉铺买的一斤梅头肉,早已洗净、切碎,并非剁成肉末,而是小小的四方块状。此外,木耳泡好、切碎;香菇泡好,切碎;香葱切成葱花,韭菜切成小段。各种配料倒入米浆,并搅拌均匀,就可以烧火蒸糕了。一个大铁锅,中间放着一块长方形木头隔板,板子下面放水,上面摆着一个圆形的铝锅。苏阿姨用勺子舀了两勺米浆倒入铝锅,稍微搅动米浆,让其均匀铺在铝锅上。接着,她把锅盖盖上,给灶台添加柴火。

大火蒸煮五六分钟后,掀开锅盖,热气腾腾,铝锅上的米浆已经变成了一层紧实的米糕。如此反复八次,九层糕就快要大功告成了。在蒸最后一层糕时,苏阿姨在倒入米浆后,又放了一层梅头肉肉末、葱花和韭菜段。再次揭开锅时,米香、肉香、葱香和韭菜香齐齐入鼻,引人垂涎欲滴。

在瓢里镇,每当逢年过节,或是遇上结婚、做寿、乔迁等喜事,大家都会制作九层糕。而九层糕主要由米浆做成,口感软糯,利于消化,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美味小吃。苏阿姨端着刚刚做好的九层糕,去到了老邻居宋威德的家。在宋威德老人的小院,几种鲜花开得正红。大家围着桌子一边切糕,一边聊着家常,甚是开心。

记者看到,切开的九层糕,层次分明,令人赞叹。尝一口,咸淡合适,软糯滑爽,有韧性,不粘牙。88岁的宋威德老人,在品尝了一块九层糕之后,赞不绝口。看着老人吃得开心,苏阿姨和在座的晚辈们也都开心地笑了。

在瓢里生活多年的村民告诉记者,吃苏素梅制作的九层糕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苏阿姨也骄傲地告诉记者,因她制作的九层糕味道特别好,很多人从龙胜县城甚至从桂林市区赶来品尝和购买。如今,她的儿女们虽然各有工作,但是也都学会了如何制作九层糕。而她希望,等儿女们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能回老家继续制作九层糕,“希望这种美味能在我们家代代传下去,在乡村代代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种美味,享受到生活中的好滋味”。

(通讯员 秦丽云 韦吉阳 刘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共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龙胜各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ICP证:桂ICP备20005962号-1  广西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号:桂1901012  制作单位:广西国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