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龙胜电子报

2024年7月31星期三

今日龙胜龙脊副刊 县直属机关工委:四字合力 激活机关党建“新动能” 教育科研:传“指尖”非遗经典 创民族山城文化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龙胜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科研:传“指尖”非遗经典 创民族山城文化

珠算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运指如飞,神采飞扬。小算盘拨出大智慧,一子一珠,蕴含千年文化底蕴。2013年,中国珠算正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心算承载着厚重的教育启智内涵。为传承和弘扬珠算文化,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提高当代学生的文化素养,作为传承者,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教学和实践中,用心探索、大胆创新,创民族山城珠心算教育文化。

一、珠心算---开发智力的金钥匙

珠心算,古老智慧与现代教育的完美结合!珠心算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提高教育质量作用很显著。龙胜小学珠心算教学历史悠久,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学校珠心算教育实验取得优异成绩,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赢得了极大的声誉。珠心算教学现已成为我校的民族山城特色校本课程之一。从1989年引入珠心算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我们学校对珠心算的多元功能有了比较深刻的体验。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开发学生智力效果明显,对其他学科也产生了促进作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不断提高。现在,珠心算教育已成为我们民族山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民族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龙胜小学特色教育的亮点之一。我校亦是广西唯一一所全国“珠心算教育教学实验点”。多次被评为珠心算教学先进单位,多次代表广西区参加全国珠心算大赛,都取得优秀的成绩。2024年7月27日,龙胜小学95名小选手参加广西区第二十五届少儿珠心算技术邀请赛, 取得可喜成绩:6岁以下组,个人2人进前十名,团体总分第三名;7岁组,个人2人进前十名,团体总分第三名;8岁组,个人3人进前10名,其中李语晗是第三名获得大奖杯,团体总分第二名。

二、珠心算---与新课标相结合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民族山城学校的珠心算教育是从过去“重计算”向“重智力开发”转变。同时试行“普及推广”与“优秀选手”分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珠心算在教学理念上与数学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珠心算,人人能获得必需的珠心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珠心算---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珠心算教育对涵养学生民族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有着独特的魅力。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育大纲,以彰显学校的民族办学特色,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原则,把珠心算列入学校的校本课程,利用数学课的部分时间进行珠心算的教学。我利用课前3-5分钟进行珠心算基本功练习,课堂上,既把算盘作为一种教具,又把算盘作为学生的学具。从孩子们特点出发,关注幼小衔接中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如:本学期我执教的接待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书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理解“满十进1”的运算规则。计算28+4=( ),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想到神奇小算盘,个位8+4,想口诀:+4减6进1,向十位进1,十位2+1=3,结果是32。把珠心算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起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珠算文化的魅力。

四、珠心算---与训练模式相结合

珠心算是以珠算为基础,通过实际拨珠训练,到模拟拨珠训练,再过渡到印象拨珠,最终在脑中形成珠像运动进行计算的一种计算技能。浅谈在平时珠心算工作中,我立足实际,踏实地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

(一)促进珠心算教学---指法练习

一方面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日常珠心算常规训练。这个环节约5-10分钟,每天常规拨珠练习:分早读前、午读课前、放学回家后,“每日一刻钟”家庭练习三个时段进行训练。这是规定的动作。另一方面是面向个体学生的发展性训练,开设免费社团。摸索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训练模式:

1.看珠说数。让学生看珠说数,利用珠心算管理系统或希沃软件,让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数字。开始只要求说出正确的数字,以后逐步缩短学生看图的时间,巩固学生脑中的珠像图。

2.听数拨珠。听数拨珠,老师报数,学生在算盘上迅速拨出,开始可以是实拨,逐渐过渡到空拨、想拨,在听数想拨前,提醒学生在脑想算盘的梁和档,为以后想拨计算打下基础。

3.全盘练、“打百子”、定数连加(减)。灵珠脆响,拨动着学生思维的琴弦,整齐划一的拨珠声音,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安静下来,沉浸到珠算学习的氛围中。定数1-9的连加(减)、定数625连加(减)、三(七)盘清等加强训练。这主要训练学生的手指,增强手指反应灵敏度,让学生乐在其中。

4.听心算、看心算。利用珠心算管理系统进行练习听心算、看心算各5题。

5.示范指导拨珠方法。让学生先尝试拨珠,老师巡视,发现有正确拨珠意识,要个别强化指导,然后组织交流,让会的当小老师,示范带领全班拨珠。拨珠手法和拨珠口诀讲解由老师正确示范,带领学生操作,学生跟着老师边拨边说拨珠过程。

6.空拨、想拨训练。实拨熟练后,及时让学生空拨,边拨边说拨珠过程,再让学生空拨,不说拨珠过程。最后想拨,先说拨珠过程,直至想拨,不说过程。过程虽然繁琐,但是每次教学新内容,空拨、想拨要及时让学生巩固,这样,才能在脑中形成珠像图,学生才会空拨、想拨。

(二)促进珠心算教学---在“育”上妙研究

我深知:独木难成林,育人需同心。珠心算教育既需要老师循循善诱,又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让珠心算不仅走进校园,走进家庭,更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加强家校协力,我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整个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班级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对家长进行算理和指法的指导,有时拍视频进行网上指导,同时让家长督促学生训练。这样形成了有力的家校联动,确保在家里“每日一刻钟”练习家长能及时给予正确辅导。

三、敢于创新,硕果累累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在珠心算稳步发展的同时,大力提倡珠心算与小学数学的整合,教学实践中,从全面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把珠心算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后,同一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思维过程展示学生思维的多样化,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均获取优异的成绩。每年参加广西区珠心算技术比赛均获得团体冠军,有时甚至包揽冠亚季军。2020年谢吴辉和杨承俊代表广西队,参加全国第二十三届少数民族珠心算比赛获团体第九名的好成绩。我所带的班级,2023-2004年,每学期班级开展丰富的活动,分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珠心算比赛及多方面训练,如:在学校层面,开展“我是小神算”活动,在班级层面,开展“每天小练算”、“珠心算大比拼”等活动。一场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一次次自信与耐力的比拼,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力量。不仅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小小神算手”。2023年“中珠杯”全国珠心算网络答题活动比赛,吴谢林漫等5人获得一等奖,杨涵等2人获得二等奖;参加全国2024年“壮珠杯”珠心算技术邀请赛活动,谭文博等16人获得一等奖,吴沐桐等14人获二等奖,谢文倩等2人获三等奖;2024年5月,36位孩子自愿参加珠心算等级鉴定,在孩子们坚持不懈的训练下,一颗颗“珠算新星”不断涌现,11位孩子获得七级,16位孩子获得八级,4位孩子获得九级。2024年7月27日,我班 26人参加广西区第二十五届少儿珠心算技术邀请赛(7岁组),个人2人(吴谢林漫、侯宛余)进前十名,团体总分第三名,6人获得一等奖,16人获得二等奖,4人获得三等奖。本人多次获得全国、广西区“优秀教练员”。我所带班级每学期的教学质量都名列前茅。得到上级领导、同事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我们学校是广西区唯一一所公立学校珠心算实验基地,珠心算教学也是我们民族山城办学特色之一。经过三十多年有效开展的珠心算教学,我们深有体会:学生记忆力增强,计算能力变强了,准确率高了……学生都感受到了珠算神奇的魅力。同时得到了社会及家长的认可。珠心算教学的开展,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更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山城学校特色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民族山城学校---龙胜小学的珠心算教育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开拓。作为珠心算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坚守初心,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践行,将珠心算民族特色课程之路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让算盘这个最古老的计算机,在我们民族山城的学校奏响出新时代最强音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共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龙胜各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ICP证:桂ICP备20005962号-1  广西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号:桂1901012  制作单位:广西国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