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各族自治县是解放后中南地区首个成立的民族自治县,70年来龙胜县随着共和国一同成长、发展,经济社会和民族文化得到了长足的进步。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龙胜县70周年县庆年,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代,我们面临的既是大机遇也是大挑战,应该勇于承担起这代人的历史责任,深刻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实现更快更高质量地发展。下面是对龙胜和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几点工作建议。
一、龙胜特点分析
龙胜县是桂北山区县,有丰富的地形地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物产,更有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传统。我们在做分析的时候首先要认识到到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上天赋予的特质有其优点,也必然存在短板,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论分析方法的,我们做任何工作都是在调和矛盾过程中推进。
气候物产多样化的另一面就是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没有适度的规模经营,仅靠支持农民自行发展不形成规模效应,很难获得对上下游产业的议价保价能力;没有议价保价能力,倒过来会引起农民生产农产品时追逐小范围市场的短期利益,最终在产品逐年价格大幅波动中还是农民受损害最重。
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另一面就是对外宣传时略显杂乱,但是宣传挖掘民族文化又要兼顾各个民族,反而使各民族文化的挖掘深度力度都略显欠缺。
二、其他地区的发展分析
安吉县是浙江北部湖州市下辖的山区县,该县不仅是“两山理论”发源地,更是中国著名的竹制品产业基地。浙江省是经济大省,安吉依托浙江省发展产业有其先天优势,但是安吉县作为浙江西北部的山区县,在省内区位优势并不明显:距离沿海经济强市宁波、温州较远,在山区发展旅游又缺乏周边苏州、绍兴、嘉兴等地的江南人文底蕴。安吉坚持发展竹子生态产业,不仅打出“中国大竹海”的品牌,又成为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现已成为大上海经济圈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且当地乡镇企业围绕竹海做文章,竹制品涵盖范围广、层次多样,从高档竹制地板到竹编产品,从服饰、家用装饰品到工艺品,再到林下农产品都有出产。
河池市下辖的都安瑶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人口八十多万,地形是喀斯特地貌区和石漠化地区,“下雨成水塘、天晴成旱地”是当地自然环境的的写照,多数地方自然生态条件不适宜发展种植业,改革开放后当地居民多以劳务输出为发展方向。都安县地苏乡农民历来有手工制作藤编的习俗,上世纪末农民跟批发商合作开发发展藤编产业,产品以出口为主,迅速拉升了当地的农民收入水平,该乡最困难的大定村反而成为最先富裕起来的村。产业发展起来之后,本地石山自然生长的藤条供不应求,从而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来宾市下辖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广西大瑶山重要中药材主产区,辖区内也是以交通不便的山区地形为主。金秀县多年来坚持保护和发展并存的理念,不断挖掘和传承发展瑶族传统民俗文化,并规划建成有国际知名度的瑶族民俗博物馆;坚持打健康养身的瑶浴品牌,县城随处可见瑶族药浴相关产品的门店、养生馆,金秀出产的瑶浴草药成品在广东已经形成相当的知名度。
三、龙胜县发展的建议
以上三个地方的发展情况说明,各地不论条件如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短板,龙胜各界既要看到优势也要认清短板,勾画蓝图同心协力谋发展,以下是几点建议。
(一)依托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旅游业。目前,龙胜县各种旅游产品以农产品为主,文化类产品还没有培育出品牌,可学习金秀瑶浴的例子,策划推出文旅类产品。 (二)地方产品集中力量打造品牌加强推广。龙胜县应该挖掘一批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产品的发展定位、宣传模式进行充分的调研,集思广益,替企业解决经营难题、引导企业开拓经营思路。
(三)发展加工业。众所周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初级农产品生产出来后价值低、仓储成本高、运输损耗大,必须想办法引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要转变发展观念,一手扶农一手扶工协同发展。首先,要破解企业落地难题。龙胜县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各种规划管控相对较严格、报批程序复杂,加上部门间信息通畅度差,企业落地要办前期手续用两三年是常事,这会令有投资意愿的企业望而却步。建议尽快研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部门协调联系会议制度,探讨在招商引资时由县属国企出面完成立项调规征地甚至场地平整等任务再带方案挂牌出让土地的办法(前期成本可以由地方出资再打入土地评估价格中,或者由投资企业以合法方式垫付),投资企业只要安心核算好投资成本、做好生产和销售的功夫即可。其次,要解决企业经营后顾之忧。支持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社经济,支持企业与合作社、村民小组等签订合作协议,请农业专家长期驻点调研指导农业生产;加强法律宣传;抓好基层建设,强化契约观念,多组织有发展条件、有积极性的村民参加调研,以成功案例的正面宣传引导群众,保护合作社和企业的健康发展环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真抓实干的企业、合作社在经营发展中遇到困难给与实际支持,例如在收购农产品的季节集中使用资金时,给与贷款贴息支持等手段。总而言之,应该以“农民关心农业生产为主,农产品仓储有条件、销路价格有保障,企业操心产品质量和销售为主,农产品供应稳定”为努力方向。
相信依托龙胜优越的自然条件,全县上下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做好全县一盘棋的谋划,一张蓝图干到底,社会各界秉承“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精神,龙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何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