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清明时节,田野山峦间的野菜已迫不及待地钻出地面。在田间地头藏着一种叫“艾草”的野菜,也称作“清明菜”“棉菜”,学名鼠曲草,是制作艾粑的主要食材。它们或长在田埂边,或长在水沟旁,只要是有泥土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生活在大山中的村里人,在忙完农活回家时,更是不忘些艾草回家,做成美味的艾粑,一饱口福。
近日,江底乡泥塘村村民邓红妹便约着自己的好姐妹们来到田间地头采摘艾草。艾草长满了整片山头,一眼望去,浅绿色的叶子上长着白色的细细绒毛,有些还盛开的黄色小花,煞是好看。邓红妹看着这满山的艾草,心里甚是欢喜,仿佛控制不住自己似的,将嫩芽一个个采摘下来,放进自己的竹篓里。“这应该够我们吃两顿了。”谈笑间,大家带来的竹篓全都被装满,邓红妹这才带着自己的好姐妹们心满意足地回家去。
回到家后,邓红妹将采摘回来的艾草用清水洗净,用刀将艾草切成小段后,放入擂钵里舂碎,再和糯米粉充分拌匀后,包入芝麻、黄豆粉等馅料,放入蒸笼蒸熟,做成一个个碧玉般可爱的艾粑,软糯香甜,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时令美食。
“艾粑熟了哦,快来吃哦!”邓红妹一声招呼,姐妹们全都涌到饭桌前,也顾不得艾粑刚出炉的温度,一人一个便拿起放入嘴中,小孩们更是嘴里吃着一个,手上拿着一个,兜里还揣着一个。“在村里,邻居好友时不时地聚在一起,吃着简单但却美味的美食,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邓红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秦榛 通讯员 蒙燕明)
上图为江底乡泥塘村村民在展示艾草
下图为江底乡泥塘村村民在展示艾粑粑